銀川的那些老故事!老銀川人都懂~
原標題:銀川的那些老故事!老銀川人都懂~
有不少小伙伴看了昨天的推文
都紛紛感嘆時間過得真快
以前的那些街、那些樓、那些事
仿佛還在眼前~
今天小編繼續挖掘老銀川的那些故事
看看你能想起多少呢~
1
銀川最早的鐵路——包蘭鐵路
1958年8月1日,連接我國東西部的一條鐵路干線———包(頭)蘭(州)鐵路全線貫通。這是寧夏歷史上的第一條鐵路。它的建成通車,恰逢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之時,對寧夏而言,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義,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同時也是中國第一條沙漠鐵路。
2
富寧街大廟北巷真的有廟
福寧寺是清代在這片空地上修建一座大型寺廟,名曰“福寧寺”,漸漸便呼此地為福寧寺街,再后又有大廟街和鄧家巷的不同名稱。
今之富寧街名稱就源自于福寧寺與福寧寺街。1970年更名至今,但是市民們仍習慣泛稱此街中段為“大廟”。故街西的一條小巷于1981年就冠名為“大廟北巷”。
3
鎮遠門和正源街的前世今生
西門叫“鎮遠門”,位置大約在今天銀川市解放西街與進寧街的交叉路口。正源街修建通車后,改“鎮遠”為“正源”,取諧音,有“正本清源”之意,命名正源街。
4
新華街上以前有一座明朝藩王的府邸
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栴在銀川的府邸在今銀川市新華飯店的位置。府邸建設之時,正門面南,門前怎能無路?于是開辟了一條街道,名“新街”,這就是新華街的雛形,民國初改為“新華街”。
5
麗景街上曾有座王爺的私人花園
慶王在城外有一處“私家花園”,名為麗景園,在《嘉靖寧夏新志》中有明確記載。麗景園的位置便在今銀川市麗景湖公園一帶,這也是“麗景街”的由來。
6
解放街以前就如此繁華
解放街被稱為寧夏城第一街,明清時期到民國,這條街在地圖上都是最明顯的,一直是東西向主干道。這條街歷史很悠久老大樓、玉皇閣等古跡也分布在這條街上。到1947年合并稱為中正東西街,1949年更為解放街名稱。
7
金波路原來是用湖的名字命名的
西夏區有一條金波路,《銀川市地名志》記載該路1983年筑成,以明代寧夏城東門外湖名命名。這里的湖指的就是金波湖。
8
銀川市原來是以前的懷遠鎮
現在人們口中的懷遠路,逐漸濃縮成為了“懷遠市場”和“懷遠路夜市”的代名詞。以前西夏區本無路,城市建設起來了,后來才有了路,而懷遠路是典型的因古代政區而得名的路名,地名就是當地人文的活化石,“懷遠”作為銀川的前身,不應該被忘卻。
9
銀川民族南街曾經住了個王爺
銀川民族南北街最早叫王元大街,據考證是大約明末,有個廉潔奉公的地方官員叫王元的在此居住,后人就把這條街叫做王元大街。端王載漪住進這條街后又改為王爺大街。
10
文化街以前竟然是“監獄街”
銀川興慶區的文化街,在清朝后期,街道兩側集中出現許多鐵匠鋪,因而被稱為“銅鐵市街”,市民則以“鐵匠街”呼之。民國時期,寧夏省高等法院的監獄建在此街東段南側,所以人們往往又以“監獄街”呼之。
11
珠市巷里竟然無珠寶
銀川珠市巷并不是以經營珠寶金銀、玉器為主的一條街,因為這條街曾經經常進行豬羊交易,所以也稱為豬市街,后來取諧音改為珠市巷。
12
馬鴻逵官邸“將軍第”在羊肉街口
現在的中山北街口至建材巷口,解放前的街道兩旁全部設有羊肉鋪面,還有貨棚肉架及各種生熟羊肉攤點。羊肉街口的出名之處還在于解放前坐落在現中山北街的馬鴻逵官邸“將軍第”。
13
銀川最早的百貨大樓——老大樓
銀川新華百貨老大樓有限公司前身是銀川百貨老大樓,始建于1965年,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后建造的第一家百貨大樓。
14
“將軍樓”有三百年的歷史
說起將軍樓,但凡年紀大點的老銀川人都知道它。據考證,這座位于銀川市西夏區西花園北巷的古舊建筑,始建于公元1739年,占地300多畝,距今已有近三百年的歷史。
15
周星馳94年在西夏區朔方路蹬過自行車
周星馳94年拍攝大話西游在銀川騎自行車的照片!路人拍攝,絕對珍藏版!只是不知道后座上是紫霞還是白晶晶?還是……唐僧?這條路,這些年你又走過多少遍?
16
銀川最早居民樓在老二中旁邊
幾十年前人們站在北塔、鼓樓俯瞰老銀川是一馬平川的土房小院。如今,銀川老百姓大都住進樓房,但是41年前矗立在銀川的“第一居民樓”(原銀川二中旁邊),卻少有人知道它是銀川最早的一座居民樓。
17
銀川第一家照相館——“寶珍”照相館
在80年前,老銀川城柳樹巷(現步行街)有一家“寶珍”照相館,是寧夏第一家照相館。人們每逢過年娶媳婦嫁女,都會去“寶珍”照相館拍照留念。現在還有許多老銀川人的家里都還保留著當年“寶珍”照相館的相片。
18
北塔湖填湖前竟然這么大
1920年海原大地震,馬鴻逵在北塔的周圍填湖造林,之前從民族北街的大湖湖畔步行,出了銀川老城的小北門都是北塔湖。后因荒蕪的堿灘,加上零亂的淺湖濕地,湖水面積銳減,現在靠近北塔的湖群才稱作北塔湖。
來源: 航安驢途戶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