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滄桑巨變】聆聽果洛故事感受奮進力量
(來源:達日發布)
原標題:【70年滄桑巨變】聆聽果洛故事 感受奮進力量
追紅色印記 鑄團結豐碑
講述人:央 金,果洛工作團團長扎喜旺徐之女,系全國人大委員會調研室原副主任。
回溯七十年的璀璨歷程,全面再現這段光輝歷史,對于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的民眾,堅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執著信念,堅定愛黨、愛國、愛人民的赤膽忠誠,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壯麗篇章具有重大意義。
紅色閃耀 果洛大草原
1952 年 2 月,遵照黨中央的指示,中共西北軍政委員會批準組建了中國共產黨果洛工作委員會、西北軍政委員會果洛工作團,任命扎喜旺徐為團長,馬萬里為副團長。同時組建了中國共產黨果洛工作委員會,任命馬萬里為工委書記,扎喜旺徐為工委副書記。
1952年7月1日工作團離開西寧,前往果洛。當時工作團面臨的形勢是,廣大牧民對工作團的到來,既歡迎又存有疑心,部落之間歷史積怨甚多,爭議不斷,人民群眾生活十分貧窮。針對上述情況,在中國共產黨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在中共西北局、西北軍政委員會以及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工作團堅決執行“更加慎重穩進”的方針,實行“特殊優惠政策”,以“做好工作,站穩腳跟”為總體指導思想,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民族、宗教、統戰政策,扎實穩妥地開展兩大項基礎工作:一是化解矛盾,消除隔閡,促進團結;二是誠心服務,真誠相待,贏得人心。
工作團一到果洛,立即召開全區民族聯誼會,宣傳黨的政策,聯絡友情,調解糾紛,消除隔閡,為促進團結、安定社會秩序創造條件。經過工作團細致、耐心、反復的調解,聯誼會議于 1952 年 8 月 24 日至 9 月 1 日在達日縣查郎寺召開了。各界代表人物第一次坦誠相見。其中有些人,過去聯盟不連心,有的武裝械斗多年,見面就眼紅。聯誼會議對增進果洛人民內部團結、 安定社會秩序,乃至為后來實現民族區域自治,發展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項事業,奠定了基礎。
制度更迭 翻身作主人
工作團在建團初期,組織全體干部認真學習領會黨的民族理論政策,將維護民族平等、加強民族團結、實行民族區域自治、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作為工作團的首要任務。在進駐果洛伊始,最讓工作團感到痛心的是,廣大牧民在牧主頭人、寺院上層的統治下,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工作團的同志們看在眼里,痛在心上,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他們深感肩負的責任重大,決定以救濟、醫療、貿易三項工作開路,扶貧濟困,慎重穩進。
工作團還配合中央衛生部西北民族工作隊深入基層牧戶和帳房,送醫送藥上門,大力開展免費醫療,為許多人治好了病痛,有效控制了某些危害健康的流行性疾病,在一年內就診治了4535人(次);組織獸醫分赴疫區,動員部落頭人和群眾協力配合,撲滅牛瘟、口蹄疫等各種疫情和傳染病,加強控制預防措施,保障廣大群眾的正常生產生活。
1952年8月,得力于全面正確地貫徹執行了黨中央民族、宗教和統戰政策。五星紅旗第一次在果洛草原上升起, 歷史性地解決了歷代中央政權沒有解決的問題,使果洛草原從原始的、封閉的部落社會,邁進了社會主義社會,實現深刻偉大變革。
歷史跨越 滄桑巨變
由于自然地理環境的因素,果洛地區長期同祖國內地相隔絕。果洛剛解放時,有的牧主頭人張口閉口“天果洛、地果洛”,意思是果洛地方同天一樣大,同地一樣廣。扎喜旺徐知道,只有讓果洛人民從封閉中擺脫出來,才能真正享受新中國的幸福和美好。為了幫助果洛人民開闊視野,增進與內地交流,1952年12月間,青海省政府組織了“果洛藏族參觀團”,由扎喜旺徐親自帶隊,邀請部落頭人、活佛喇嘛和牧民代表一共57人,前往祖國各地參觀。
1953年1月20日,扎喜旺徐代表參觀團到中南海向毛主席獻旗致敬,那時毛主席在外地視察,由朱德副主席代為接受獻旗。參觀團在北京還受到朱德、鄧小平、習仲勛等中央領導同志和中央統戰部、民委負責人的親切接見。李維漢、烏蘭夫、劉格平等同志在聽取參觀團一行的匯報后,對于果洛地區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站穩腳跟,打開局面,取得如此顯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李維漢、烏蘭夫、劉格平還代表黨中央、政務院回贈了禮品,請參觀團帶給果洛各界人民,并向果洛人民致以親切慰問。同時對進一步做好果洛地區的工作,作了重要指示。
參觀團看到了果洛之外的天地。在華東、華北和西北各地飽覽了祖國錦繡河山和名勝古跡,參觀了工廠礦區。他們接觸了更多的漢族同胞,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受到了教育和鼓舞,留下了深刻印象。參觀團的成員們親眼目睹了祖國欣欣向榮的新氣象,看到了幅員遼闊的大好河山,看到了先進的城市、工廠、礦山等,觸動很大,受到了一次極為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從而體會到祖國的偉大和果洛地區未來的光輝前景,消除了遺留于觀念中的不少誤解和被扭曲的傳聞,也走出了“天果洛、地果洛”的認識迷霧,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
參觀團返回果洛后,在積極開展群眾工作的同時,扎喜旺徐等領導同志分別到各地部落頭人家里和寺院中加強聯系,贈送禮品、哈達,商談果洛的有關事宜,彼此溝通,增進信任。當時果洛地區馬匪橫行,擾民傷畜,嚴重影響社會安定和牧民生活。工作團在實際工作中注意調整民族關系,加強民族團結,真誠善待各界民主人士,促進各部落人民之間交往交融,以心換心,以信任換信任,以最真誠的幫助換取各民族情感上的相互親近和同心同德。在黨的民族平等團結的政策感召下,各部落頭人紛紛表示愿意全力協助政府剿匪安民,并在廣大牧區進行社會改革時,積極響應帶頭宣布廢除封建特權和剝削壓迫制度,主動地把統治牧民的千百戶法規、印章,以及歷史上國民黨馬步芳贈發的官服等全部上交給了人民政府。
由于很好地貫徹執行了中央、西北局和青海省委制定的正確方針政策,工作團不但站穩了腳跟,而且更快打開了局面,形勢的發展比原來預想的還要好。原來估計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和矛盾,被消除、化解了;原來設想的一些困難,得到比較圓滿的解決。整個果洛地區社會穩定,各部落之間消除了歷史上造成的一些隔閡和冤家糾紛,團結一致,和諧相處,共同恢復和發展牧業生產。漢、藏民族之間的團結,解放軍和果洛人民之間的團結,不斷得到鞏固和加強。
根據《共同綱領》規定的民族政策和政務院頒布的《民族區域自治條例》的有關規定,1953年底召開了果洛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1954年元旦,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選舉扎喜旺徐為自治區第一任主席,旦增尖木措、康萬慶、康克明、伊尹旺杰、祁姜宮、尕道如(以上均為藏族)為副主席;同時果洛自治區政協也成立了,馬萬里擔任政協主席,然洛、多日昂、俄合保等任副主席。同時在自治區政府、政協及下屬各單位安排了一批民族宗教上層人士。
自此,中國共產黨領導果洛各族人民拉開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大幕,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實現了果洛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完成了封建奴隸社會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基礎性成就,為探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積累了經驗,提供了條件。
來源:果洛報
編輯:孫樹旺
責編:薛志科
審核:顧錫妍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關注我們,了解達日更多資訊
掃描二維碼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