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貢發現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已運抵自貢恐龍博物館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四川自貢市有“恐龍之鄉”之城,在自貢民間有句俗語:“四川恐龍多,自貢是個窩”。近日,市民在自貢市大山鋪發現恐龍化石,經過專家勘查和充分準備,自貢恐龍博物館專業人員對這一恐龍化石進行了挖掘,到23日18時,這塊恐龍化石終于與周邊的巖石完整分離?,F場發掘人員多人合力抬起這塊重約三四百斤的恐龍化石,將化石安全運抵自貢恐龍博物館。
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部副主任江山表示,從現在的骨骼形態來看,可以初步判斷是一種大型蜥腳類恐龍的大腿骨,也就是股骨。 從這個長度來判斷,復原出來個頭可能有16—17米長,和自貢大山鋪發現的峨嵋龍、虬龍的個體大小差不多。
江山告訴記者,在自貢4000多平方公里的地域內,至今已發掘了161個恐龍化石點,這在中國乃至世界都十分罕見。本次發掘的恐龍化石點,與直接建在“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的自貢恐龍博物館直線距離不到1公里,這會不會為大山鋪恐龍化石群的研究帶來新的發現,還有待下一步的探索。
據了解,自貢恐龍博物館已經將此次發掘的巨型化石做妥善保護處理,將盡快組織地質和古生物專家對化石做深入考證和研究,這對豐富自貢大山鋪恐龍群的化石類型,深入研究當時的地質構造和古生物生活環境將起到積極作用。(總臺央視記者 楊妮)
于雷 PT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