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聚焦增收補短板強弱項
原標題:固原:聚焦增收補短板強弱項
“管理3棟大棚,月收入3000元。”在固原市原州區彭堡鎮姚磨冷涼蔬菜一二三產融合示范園,穆萬萍正給菜苗澆水。穆萬萍家住中河鄉硝溝村,依靠在示范園務工,讓一家3口人豐衣足食。固原市種植冷涼蔬菜35萬畝,產值32億元,年可提供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元。
今年,固原市有針對性采取精準舉措,不斷延長產業鏈,補齊產業短板,完善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全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陽光下,走進原州區頭營鎮的融僑(豐霖)肉牛生態產業園,數千頭肉牛悠閑地進食。該產業園依托當地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優勢,打造集飼草種植、肉牛養殖、屠宰加工、產品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肉牛養殖全產業鏈。
“采取‘龍頭企業+養殖示范村+合作社+養殖戶’模式,依據市場需求,促進肉牛發展從賣活牛向賣牛肉系列產品轉變,讓企業與老百姓共贏。”產業園與原州區8個肉牛養殖示范鄉鎮、30個示范村、23家規模養殖場、183家合作社、2.15萬戶養殖戶捆綁利益發展,通過提供技術服務和品種改良選育,幫助農戶養牛增收。
希望的田野,孕育著鄉村振興的無限動能。一場雨水過后,渝河兩岸草木青翠。在隆德縣神林鄉高標準循環農業示范園區,58歲的辛平村從喂養牛羊轉行到蔬菜種苗培育,兩座溫棚年收入6萬元。
神林鄉采取“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推廣蔬菜育苗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從育苗到販運形成產業鏈條,讓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增收致富好“錢景”。
“整合資金2.8億元,圍繞肉牛和綠色食品等特色優勢產業,加大扶持力度,確保脫貧戶、監測對象至少有1個增收產業。”隆德縣成立肉牛、綠色食品產業聯合體,發揮楊河牧業、千峰兔業等龍頭企業和合作社、村級集體經濟、種養大戶等311家新型經營主體示范帶動作用,將5567戶農戶捆綁在產業鏈上發展,促進農戶增收致富。
西吉縣按照“穩定一批、優化一批、調整一批”的原則,健全完善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將全縣7.34萬戶36.76萬人一般戶和3.1萬戶13.65萬人脫貧戶同時納入網格化管理,逐村逐戶逐人進行實地排查,對預警重點人群,利用自治區防返貧監測APP進行“一鍵預警”。
夏天的六盤山大地,處處呈現繁忙的景象。固原市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深化移風易俗,強化人才隊伍支撐,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方向闊步前進。(寧夏日報記者 剡文鑫 文/圖)
更多新聞請關注寧夏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