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大步邁向綠色發展之路筑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
原標題:大步邁向綠色發展之路——張掖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工作綜述
張掖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陳 海
市第五次黨代會確定了“一屏四城五區”的發展定位和“兩個突破、兩個高于、三個大幅提升”的奮斗目標,爭創國家森林城市、國家“零碳”城市,把國家所需、未來所向、群眾所盼與張掖所能有機結合,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路子,堅決筑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
全市上下鉚足干勁,朝著高質量發展奮勇前行,不斷完善“一屏”目標責任體系與制度建設,印發實施《張掖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制定完善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初步形成“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1+N+X”規劃體系。臨澤縣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肅南縣被列為全國生態綜合補償試點縣,民樂縣被列為全國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督指導試點縣。
強化生態環境風險防控,修訂完善《張掖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實現區域輻射環境安全可防可控。全市醫療廢物和農藥廢物、廢礦物油、精(蒸)餾殘渣、廢酸渣等危險廢物全部得到安全處置,處置率達100%;全市醫療廢物做到“當日產生、當日收運、當日處置”,實現100%安全高效處置。
持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完成綠化造林233.4萬畝,治理退化草地376萬畝。全市2個森林縣城、6個森林小鎮、10個森林鄉村列入省上創建范圍,累計完成造林3805畝。回收林地349.29公頃,恢復林地347.94公頃,補種樹木24.44萬株,全市林草覆蓋率達28.74%。全市77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3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保護率達100%。今年全市計劃實施林草生態修復建設任務262萬畝(營造林30萬畝,草地保護修復232萬畝),其中實施營造林重點工程49項,總規模30萬畝;實施草原生態保護修復工程13項,總規模232萬畝。
不斷優化生態空間格局,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1.66萬平方公里,占全市國土面積(含山丹馬場)的43.21%;持續開展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問題排查整治、深入開展自然保護地建設管理專項檢查,積極配合全面完成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任務。持續強化資源節約與利用,堅持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策略,嚴格取水許可動態管理規定,完善水資源論證制度,執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審批,推進規劃水資源論證工作,水資源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加快構建產業循環發展體系,積極引導企業推行綠色工業設計,創建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構建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促進傳統產業綠色化改造,加快工業綠色轉型發展。張掖蘭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無水免沖智慧生態坐便器被認定為省級綠色產品,甘肅濱河集團、甘肅祁連牧歌、中湖鹽股份有限公司被工信部授予國家級綠色工廠。
積極倡導綠色生產生活方式,不斷強化全民生態環保意識,持續改善人居環境。先后舉辦生態文明建設專題培訓班、黑河國際重要濕地生態效益補償項目濕地保護修復暨保護地公眾教育培訓班等培訓,生態理念深入人心,環保意識逐漸增強。去年,建筑節能在設計階段達100%,施工階段執行率100%;新能源公交車保有量169輛,占全部公交車比例40.82%,通過公交出行人數2207.6萬人次;全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98.34%,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6%,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全市建成公園綠地152處,城市綠地面積達2819.39公頃,公園綠地1297.77公頃,建成區綠地率達33.45%,覆蓋率達37.6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21.22平方米,“開窗見綠”“出門進園”成為人民群眾普遍受益的“生態福利”。
與此同時,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去年,全市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326天,優良比率為89.3%。全市8個國家級、4個省級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均達到Ⅱ類及以上標準,山丹河水質穩定達到Ⅳ類目標要求;8個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均達到地表水(地下水)Ⅲ類及以上標準;先后完成土壤污染現狀調查、風險評估和17家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隱患排查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