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壩紅原一村莊14年整治沙化土地2.4萬畝
再過1個多月,四川省阿壩州紅原草原的野花將迎來盛花期。4月26日,眺望遠處的草場,阿壩州紅原縣瓦切鎮德香村黨支部書記班瑪俄熱感慨頗多。眼前的草場,在10多年前,還是一片生長著稀疏低矮灌木的沙地。
14年,2.4萬畝。從這個治沙數據中,可以看到德香村治沙的艱辛,和成果的豐碩。2008年,紅原縣被列為川西北省級防沙治沙綜合治理試點縣,自此,該縣展開了與土地沙漠化的“較量”。目前,與2014年第五次沙化監測數據的9.8萬畝相比,紅原縣沙化土地總面積減少近4萬畝。
2008年3月拍攝的土地沙化照片。
曾經:過度放牧 導致土地沙漠化
在紅原縣林草局相關科室,一張拍攝于14年前的照片,還留存著防沙治沙攻堅戰之初德香村沙化草場的樣子。2008年3月4日,考察人員從一片土黃的沙地里經過。腳印旁邊,是已經干枯的灌木,放眼望去,起伏的小山巒把天空和沙地分割,灌木稀疏分布。
“草場被風沙埋了,草場面積越來越小。”“風沙大,家里每天都要掃好幾遍。”“風一吹,眼睛都睜不開,頭上都落滿沙土。”談及沙化治理前,飽受風沙侵蝕的日子,牧民們都不住搖頭。
班瑪俄熱告訴記者,由于過度放牧,導致草場沙化嚴重,牲畜缺少食物,牧民們的經濟損失也比較大。
據第5次沙化土地監測顯示,紅原縣有沙化土地9.8萬余畝,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0.77%,主要分布于德香村所在瓦切鎮,還有另一個鄉鎮邛溪鎮。
如今,沙地變成了綠洲。
治沙:投入資金6467萬元 治理7.37萬畝
自2008年啟動大規模川西北省級防沙治沙試點示范工程以來,紅原縣先后實施了省級防沙治沙試點示范工程等項目。
在沙化治理中,紅原縣本著“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根據流動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露沙地等不同類型,和重度、中度、輕度不同程度的沙化土地,分別采取“防風阻沙林帶+生物沙障+灌草間種+施肥”“防風林帶+草障植物網格+灌草間種+施肥”“老芒麥草+黑麥草+披堿草混播+施肥”“全面封沙育草+適量補播”等治理模式,以林草植被恢復、土壤改良、鼠害防治、人工管護等為手段,綜合運用林業措施、牧業措施和水利措施,因地制宜進行沙化土地綜合治理。
到2021年,紅原縣共計投入各級財政資金6467萬元,累計治理各類沙化草原7.37萬畝。在德香村,就投入資金2050萬元,治理沙化面積2.4萬畝,完成林草植被恢復和實施沙化管護2.4萬畝。
保護:政府出資請管護 設置公益崗位確保村民收入
“以前,我們沒有保護草場、保護生態的意識,哪里的草好,我們就到哪里放牧。”瓦切鎮德香村沙化治理項目工程示范基地管護員謝爾八說,自從實施沙化治理工程以來,政府按每畝12元的管護費聘請村民當管護員,每年有4000多元的收入。現在,他們全家人都在做管護員,加上各種生態補貼,日子越來越好。
紅原縣全面加強沙化治理區后期管護,采取項目后期管護和生態公益性崗位草原管護員巡查管護等形式,強化沙化治理區管理。目前,紅原縣已安置生態公益性崗位超過1000個,引導牧民群眾積極參與生態資源管護,獲得勞務收益。
沙化草地原屬牧民承包到戶草場,草場使用權屬于牧民。針對這種情況,紅原縣讓牧民群眾參與沙化治理獲得勞務報酬,并給予沙化草地承包戶補助,減輕牧民群眾因沙化治理造成的損失。
通過對沙化土地系統性治理,與2014年第五次沙化監測數據相比,紅原縣沙化土地總面積減少39936畝,治理區林草植被蓋度從治理前的不足10%,增加到目前的60%以上,重度沙化治理區植物種類,也由7種提高到20種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