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蘇好地方·人文篇——《柯爾克孜族刺繡》
本文轉自【溫宿好地方】;
阿克蘇好地方·人文篇——《柯爾克孜族刺繡》00:0003:00打開鳳凰新聞客戶端 提升3倍流暢度飛出天山的非物質文化名片
在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溫宿縣博孜墩鄉,特有的柯爾克孜族刺繡工藝,2008年6月7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8年5月15日,入選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
柯爾克孜族刺繡工藝種類繁多,表現在布料、皮革、氈子、地毯、褡褳上,原料為捻制的毛線和絲線,工具有骨針、銅針和鐵針等,刺繡方法分刺繡、貼繡、扎繡、鑲墜彩繪等。繡品掛毯、地毯,花色圖案精美。花氈、白氈帽、銀質馬鞍、木制碗、盒等,精巧美觀、古樸耐用。各種工藝品以紅、藍、白色為主,尤以紅色最受歡迎。自然中的每一種色彩,都被柯爾克孜族賦予了深刻寓意,正所謂: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柯爾克孜族的頭巾、枕頭、被面、馬衣以及懸掛的各種布面裝飾品上,也都繡有各種美麗、精致的花紋,圖案有花卉、飛禽、走獸和各種幾何圖形,色彩鮮艷,形象生動活潑。
柯爾克孜族簡單精美的刺繡圖案上,承載的是近千年的歷史文化與民族精神鐫刻。柯爾克孜族婦女們正靠著一雙雙巧手和辛勤的努力,徹底改變貧窮現狀,也擺脫了刺繡的傳承危機。如今柯爾克孜族刺繡已經成為當地的一張響亮的民族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