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人自己的歷史——寧夏鎮、固原鎮
原標題:寧夏人自己的歷史——寧夏鎮、固原鎮
元順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建元洪武,開始了統一全國的戰爭。八月,大將徐達攻克大都,元順帝北逃,元朝滅亡。雖然元朝京城大都被攻克,但在廣大的北方地區,元朝殘余勢力仍然十分強大,特別是以擴廓帖木兒、李思齊為主的西北軍事力量,具有很強的實力。敗逃甘肅、寧夏的元將擴廓帖木兒,驍勇善戰,曾被朱元璋贊為“天下第一奇男子”。擴廓帖木兒河南沈丘人,原名王保保,是元朝平章察罕帖木兒的養子,后改名擴廓帖木兒。他以甘肅、寧夏為據點,與明軍展開了激烈的拉鋸戰。
明朝時期的寧夏在西北邊防中的軍事位置十分重要。在明代的沿邊九鎮中,寧夏就有兩處,即寧夏鎮和固原鎮,還有三邊總督府的鎮守,其軍事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尤其是成化以后,北方韃靼、瓦剌各部不斷大舉進犯,西北邊防日益吃緊,明廷不得不派出重臣,總制榆林(又稱延綏)、寧夏、甘肅和固原四鎮軍事,總制府(相當于今大軍區)固原。由此可見寧夏在明代北方防御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寧夏鎮設在今銀川市。明代的寧夏鎮,城郭高三丈五尺,基闊二丈,并環城引水為池,池深二丈,闊十丈,水四時不竭,盛產魚鮮、菰蒲。鎮城有六座城門,東面清和門,西面鎮遠門,北面德勝門,南面南薰門,西南面光化門,西北面振武門,城墻的東西南北四角建有角樓。在六座城門之上,均建有城樓,分別為清和樓、南薰樓、光化樓、鎮遠樓、德勝樓、振武樓。
清和門、鎮遠門、光化門、振武門之外建有月城,城上建有城樓;南薰門、德勝門外建有關城,時稱南關、北關。南關門叫“昭陽”,北關門叫“平虜”,關門之上均筑門樓。另外還有八十五座懸樓,七十座鋪樓。整個城郭門樓、角樓及懸樓、鋪樓之設,達一百七十一座,雄偉壯觀,不愧為明代九邊之防御。從兵力部署上,寧夏總鎮下設七衛,其中五衛就設在鎮城之內。這五衛分別是寧夏衛、寧夏前衛、左屯衛、右屯衛、中屯衛。鎮城之外還設有兩衛,一個是中衛(今中衛市),另一個是后衛(今鹽池縣)。從行政區域上看,寧夏總鎮又劃分為五路:南路邵剛堡、北路平虜城、中路靈州、西路中衛、東路后衛,轄區范圍包括今銀川平原和鹽池縣全境及同心縣部分地區。明朝的衛所制度設定:每衛下轄五個千戶所,千戶所下設百戶所、總旗、小旗:衛所之下,設有屯堡和烽堠,寧夏總鎮共有三十八個千戶所,常年駐兵近五萬人,組成了嚴密的“鎮一衛一所一堡一烽堠”軍事體系。明代文人潘元凱在《賀蘭九歌》一詩中曾真實地反映了當時寧夏鎮城的情況:“塞下由來非樂土,況復城中多斥鹵。四衛居人兩萬戶,衣鐵操戈御驕虜。”為了加強防御,明軍在寧夏建造了大量的軍事堡寨,多達一百余個。這些堡寨大多以首任駐軍軍官的名字來命名,一直流傳到今天還在使用。著名的有吳忠(市)、李俊(鎮)、張政(掌政鎮),還有邵崗(鄉)姚伏(鎮)、蔣鼎(鄉)等。除了北部的寧夏鎮外,明廷對南部的固原也非常重視。
明洪武年間,在固原地區置巡檢司,屬平涼右衛管轄。明初,平涼、固原均屬內地,沒有邊患。明英宗正統以后,西北邊防形勢趨于緊張,明朝遂決定于景泰二年(1451年)重修固原城,次年遷平涼右衛于固原城,設守御千戶所,并在開城設開城守御千戶所,以加強固原地區的防御能力。
成化三年(1467年),韃靼攻破開城縣,千戶所被迫遷往原州故城,即今固原市原州區。次年,升千戶所為固原衛。大致就在此時,將“古原州”或“故原州”轉音定名為“固原”,取“固若金湯”之意,此為固原得名之始。
在地理位置上,固原南倚崆峒,北視寧夏,東接榆林,西連甘肅,軍事位置十分重要,是關中的門戶。為了居中調度和統一指揮西北各大軍鎮的軍事行動,朝廷于成化十年(14174年),任左都御史王越為第一任三邊總制,總制府設在固原,三邊總制自此始。固原一躍成為西北地區規格最高的軍事重鎮,成為西北軍事指揮中心。從首任三邊總制王越始,至末任總督李化熙止,一百四十余年間,時設時置,或任或缺,先后有五十六人出任三邊總制(總督),其中多為歷史名人,如楊清、洪承疇等。
明政府除了在制度上對寧夏進行特殊的管理外,在軍事防御上,為了阻止蒙古軍隊南下,大規模地修筑長城(時稱邊墻)。在明朝二百七十多年的歷史中,幾乎沒有停止過對長城的修筑。寧夏鎮管轄的長城分為東邊墻、西邊墻、北邊墻和陶樂長堤,固原鎮管轄的長城東稱固原內邊(內墻),兩鎮所轄長城,總長度約千五百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