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校組團幫扶邊境縣(市)區
??近日,云南省學校體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推進會在昆明學院舉行,云南省教育廳與參與浸潤行動計劃的各州市教育體育局、29所高校及45個縣的代表齊聚一堂,總結3年行動成效,共話浸潤育人經驗。
??云南省教育廳于2023年6月印發《怒江州迪慶州和邊境縣學校體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決定用3年時間,通過“高校組團、駐點+巡回”方式,對怒江州、迪慶州及29個邊境縣(市)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實施體育美育精準幫扶。推進會上,參與浸潤行動計劃的昆明學院、云南藝術學院、云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及受援地區的保山市教育體育局,河口縣、隴川縣、江城縣、香格里拉市代表分享了浸潤行動計劃開展以來的好經驗、好做法。
??其中,昆明學院分別于2023年9月、2025年3月與河口縣、東川區簽訂對口幫扶協議。根據協議約定,學校對河口縣共派出3批次師生,其中教師12人、學生135人,對河口縣10所中小學,全面落實雙方浸潤行動幫扶協議內容;2025年春季學期,學校新增東川區幫扶任務,累計派出學生40人,常駐教師3人,流動巡查教師1 人,駐點11所中小學。在幫扶過程中,學校實行“1+N”導師制,即1名昆明學院導師帶3至5名縣區教師,形成“學科對學科、年級對年級”的精準幫扶鏈。
??除此之外,云南藝術學院創新“課程+文化”路徑,將壯族舞蹈、彝族扎染等引入課堂,打造“坡芽歌書合唱團”等品牌;云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在富寧縣組建18支校園運動隊,創新設計障礙接力賽、團隊拔河、體育嘉年華等活動;普洱學院幫助江城建成3個名師工作室,培育“帶不走”的本土骨干團隊……
??以河口縣為例,浸潤行動的實施,不僅有效緩解了當地師資短缺的燃眉之急,更催化了當地體美教育與邊境特色的深度融合。依托昆明學院優質資源,河口縣組織開展校園跳繩教練員培訓、書法攝影講座、高雅藝術進校園等活動,覆蓋全縣教師800余人次,并設立了4個昆明學院體育、美育名師工作室,發揮示范引導作用。隨著教師隊伍的成長,河口縣學校校園運動會開展率由原來的 45%提升到 100%。近3年來,縣級足球、籃球、排球、啦啦操及跳繩二級聯賽,累計參賽學校42所次、運動員 3900余人次,參賽學校比例從原來的60%提高到100%。
??下一步,云南省各高校將主動對接受幫扶縣(市)區和駐點學校的音、體、美學科教師需求,精準做好師生選派工作,并提升幫扶能力:實施“雙培訓”機制,提高派出師生的專業水平,結合地方特色,不斷豐富幫扶合作內涵,打造幫扶品牌,講好幫扶故事。(記者 蔡曉磊 實習生 袁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