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全國新崛起的“候鳥”城市
原標題:防城港---全國新崛起的“候鳥”城市
1
候鳥名城,風起防城港
俗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又有人道:“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這些,道盡中國鄉愁文化在民族遷徙史大背景下,自古有兩元性,對立而統一。
進入工業社會后,移民和“候鳥”現象,成為后者漂亮的人文注腳。
眾所周知,防城港三面環海,四季如春,空氣清新,年均氣溫22℃,獨特的宜居環境讓不少北方老人選擇冬季到防城港度假、甚至安家,
被稱為“候鳥”老人的他們,近年來,都大批量地來到了防城港,也由此催生了防城港“候鳥經濟”的發展。
2018年海南限購,同年3月份 防城港市獲批國家邊境旅游試驗區,防城港才走近大眾的視線。
于是,才有了防城港在北方開展“暖冬遇見防城港”城市的生動營銷;
率先打響“候鳥名城”的新名片,刷新了城市形象!
2
天時,地利,人和!一張藍圖繪到底
風起南方,防城港揚起“候鳥經濟”的大旗。
隨著防城港知名度的提升和旅游環境的整治,越來越多的“候鳥老人”來防城港旅游養老。
同時,為了做大冬季旅游,防城港市委、市政府近幾年來出臺眾多扶持和激勵政策,
每年專門劃撥旅游扶持資金和航空培育資金,從硬件、軟件上為冬季旅游服務配套,搏得了商家投資防城港的信心。
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冬季在防城港旅居的“候鳥人群”接近10萬人,
出發地遍及華北、東北、西北、西南、華中、華東,防城港已成長全比較著名的“候鳥”城市之一。
“候鳥群體”的到來,對防城港的住宿餐飲交通等服務業、旅游及房地產等相關產業起到很好的拉動作用;
另外,“候鳥”中不乏教育、科技、醫療專家和文化藝術名人、企業家和高級公務員,他們為防城港帶來了先進的文化、理念、信息和商機,實現了互利共贏。
3
“春節去防城港過嘛?”
“你在防城港買房了嗎?”
這已成為北方人春節前聊天的日常。
據不少個防城港的小伙伴說,特別是每當春節臨近,防城港街頭的東北菜館就會火起來:
像什么海鮮(代替了豬肉)燉大粉條子,鍋包魚(不是肉),鮮蝦酸菜餃子(不是豬肉酸菜)。
當然,西北菜館也不能示弱:大盤龍蝦、海鮮、魚(反正不是雞)、泥蟲、生蠔......除了“拉面”沒變以外,其余的都變成了大海的味道。
不少“候鳥群”老鐵們表示:愿意來防城港當“候鳥”。
首要原因就是北方冷啊!沒有北方人能經受得住防城港的沙灘、大海、比基尼的誘惑呀。
4
候鳥老人:防城港真的挺好的
“候鳥”老李在防城港的新家,位于防城港的某一座海景房小區。這里風景優美,氣溫適宜,距海邊只需要步行10分鐘。
老兩口雖然是在這里住兩個月,老李卻相當滿意。
防城港冬季平均氣溫在20攝氏度左右,對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氣管炎、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有明顯的緩解作用,吸引了大量老李這樣的北方老人。
“這地方好啊,清靜!”說起防城港的種種,老李總是贊不絕口。
患有慢性支氣管炎的他,早就聽人說防城港的氣候有著“治療”的神奇功能,不少和他有著相同癥狀的老人來到防城港,住一段時間就能夠“自愈”。
對于防城港之行,他早已是望眼欲穿。
在北京工作的女兒找好房源后,老李就迫不及待地拉著老伴飛了過來。“女兒放假晚,我們先提前適應一下環境。”
老李說,來防城港的頭一個星期,他和老伴都有些不太習慣。此時的老家,還是零下二十幾攝氏度,來到這里,就跟夏天完全一樣,不管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需要適應。
很快,老兩口適應了防城港的生活。和其他老人一樣,去海邊溜達成了他們每天必做的“功課”。
吹吹海風、撿撿貝殼,晚上再去小廣場上跳跳舞,日子過得平靜而舒坦。
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老李的支氣管在防城港居然沒犯毛病。這讓老李不住地感慨,逢人便說防城港空氣好。
在老家,一到冬天,空氣里就有一股燒煤的味道,惹得他喉嚨里總是癢癢,一咳起來就沒完沒了。他常常念叨:“要是能一直住在這里就好了。”
老李對新環境的喜愛溢于言表。自從來了防城港,老李就經常在家庭群里發各種照片。
除此之外,他還養成了一個視頻聊天的習慣。除了給親戚朋友們看看大海,他還經常給他們做動員:“你們也來吧!”
名副其實的“候鳥名城”名片
讓防城港已經走向了海內外
擠身于全國層面的
“沿海開放城市”威名
防城港——屹立南方
重振光榮與夢想!
近期精彩回顧
? 防城港明天會更好
? 防城港公交線路大全(2021)
? 經濟騰飛北部灣,宜居宜商防城港
? 錯過了一二三 別再錯過北部灣
? 西部大開發“新”格局,將帶來哪些機遇
心之所向,即為夢想。
思維改變命運,智慧點亮人生!
成功就兩個字: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