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烹飪大師王志軍:廣元菜應突出川北特色,多用廣元本地特色食材
原標題:廣元烹飪大師王志軍:廣元菜應突出川北特色,多用廣元本地特色食材
“女皇故里美,地道廣元味。”近幾年廣元市舉辦了一系列廣元美食推介活動,廣元美食得到了很好的宣傳,如剛舉辦的女皇味道—鳳街“廣元夜市新坐標”就很好的推介了廣元美食魚宴,讓大家沉醉在“美食+文化”的饕餮盛宴中。廣元市居于川陜甘交接處,菜系屬于川菜,但又和成都、樂山、自貢等地的菜式不同,有自己的川北特色,可看作是川菜的一支。“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因為地理和氣候特點的原因,有著川菜向周邊省市菜系過渡的特點。
王志軍大師作品
特色廣元菜 地道川北味
“和成都菜、樂山菜、鹽幫菜不同,廣元菜肴屬于川菜系,但又有不同,如在調料上少用蔥、姜、鹽、胡椒,糖用得更少,不嗜甜味。”廣元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名廚委副主席、中國烹飪大師王志軍在天強大酒店做廣元菜十多年,頗有心得。根據廣元傳統菜品、口感、口味特點,王志軍開發出了清蒸宴、土雞宴、魚宴等廣元特色宴席,還研發出了一系列天強冠名菜品,如天強麻辣魚等。在北京參加由中國烹飪文化中心主辦的“中國烹飪大師”技能考評中,通過理論考試后,又憑現場烹飪的“天強麻辣魚”和“宮爆蝦球”兩道菜,獲得“中國烹飪大師”榮譽稱號。王志軍獲得“中國烹飪大師”榮譽稱號令業界刮目相看,還登上了廣元晚報頭版,畫面上的王志軍手捧獎杯和榮譽證書,容光煥發,喜悅之情躍然紙上。
蜀道英才 烹飪大師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廣元劍門蜀道,位于四川盆地北部邊緣的廣元境內,“七十二峰霧列,似魚腸之攢矗;三十六岡云橫,猶龍湖之盤踞。”道出了廣元劍門的險峻,廣元地處北緯31°31′到32°56′之間,地處秦嶺南麓,是南北氣候的過渡帶,既有南方的濕潤氣候特征,又有北方天高云淡、艷陽高照的特點。因為精湛的廚藝和高尚的職業操守。2020年7月,王志軍同志入選廣元市首批“蜀道英才工程”培養計劃廣元名廚。這項榮譽是對王志軍同志德藝雙馨的褒揚,是激勵著王志軍站在新的人生起點上為餐飲廚藝做出更大的貢獻。“廣元的雞、鴨、魚等禽類和河鮮類,臘肉、豆腐、玉米、木耳、菇子等都可以做出美味食品。”王志軍說,十年一劍,如今的天強菜品在廣元市民的心目中已有了品牌印記,留下了非常好的品牌印象,“在宴席、大型接待、旅游團體用餐方面,天強菜都非常受歡迎,受疫情影響有限。”十年來,王志軍大師認真負責,勤懇事廚,積極開拓創新融合吸收其它菜系之長,精心烹飪贏得了市場,“走在菜市場的時候,有人喊我‘王大師’,認識我的人多了起來,給顧客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別人記得我,我卻認不過來這么多人。”王志軍還帶著廣元菜品走進成都,在競爭激烈、名廚扎堆的成都,王志軍的廣元菜亦受到好評。
技能報國 匠心烹飪
“要走技能強國的道路。”王志軍的烹飪人生中,不斷追求攀登是常態,在他看來,廚藝只有做精做強才能在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為所有來廣元的旅客做出精美菜品,讓他們吃得開心,滿意而歸。”王志軍在烹飪理念上主張選用廣元本地食材,做鄉土菜,在餐飲文化上,體現廣元本地的特色,使用較少的雞精、味精等調味品,做功夫菜,突出食材的本味,提倡務本求真回歸自然的烹飪理念。“世人種桃李,及此春風暄。”2018年8月,王志軍烹飪的粗糧臘肉、天強迷人雞等參賽作品在“中國好餐飲”烹飪藝術交流大賽中榮獲匠廚特金獎。2019年9月,王志軍大師團體的《九碗一品宴》在廣元市第三屆“女皇味道”美食大宴中榮獲名宴稱號。2019年獲聘擔任“2019四川技能大賽—豪吉杯第六屆川菜烹飪職業技能大賽”評審委員,2021年在《千廚百城,食代傳承,未來工匠》活動中被評為川菜傳承工匠。同年,王志軍又被聘為川野杯第四屆川菜創新廚藝烹飪大賽暨首屆川菜名廚大會評委。這些獎項和榮譽的獲得彰顯了王志軍大師非比尋常的廚藝、匠心,大師為了餐飲文化傳承和人才培養付出的辛勤的努力和汗水,體現了餐飲人為烹飪事業奮斗不已的初心。
做好品質 大眾稱道
“我是手藝人,當顧客吃到菜品對我說很好,我就很開心。做老百姓喜愛的廚師。餐飲業做適合大眾的菜才能發展起來。”王志軍大師說,“顧客心里認可,讓我備受鼓舞,也以更積極的姿態做好餐飲服務。”王志軍大師堅持做好每一道菜品,讓顧客因為滿意而口口相傳,客戶就會自然而然多起來,“在天強十多年了,和老板相處融洽。”王志軍大師用菜品品質說話,務實求本,成為廣元餐飲界的名人,“無論是做抖音傳播還是其它形式的傳播,菜品品質好是首要的,廚師要把關做好出品,顧客吃滿意了,自然會轉介紹客人過來。”
王志軍大師制作的鉈子肉香味非常濃,肉質滑嫩,入口即化,真是美妙無比。正所謂“此味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見幾回”。 紅燒肉薄皮肉嫩,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天強麻辣雞肉質細嫩卻略有嚼頭,麻而不木、辣而不燥,食之口齒留香,聞到那濃郁的香味就已經讓人垂涎欲滴,吃到嘴里初時感到麻并隱隱泛甘,最后泛出辣味,變麻,越吃越有味,越吃越想吃,就連骨頭里都香飄四溢,這就是令人銷魂的天強迷人雞。王志軍大師做出的美味有很多,品味大師做出的美味,入口香,回味綿長,體現著大師制作美味的匠心,期待大師做出更多的美食精品,發展出廣元天強美食特色產品系列,形成品牌影響力。
后記一:勞動者素質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至關重要。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基礎,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全社會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勵廣大青年走上了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王志軍胸懷青云之志,在廚藝上不斷鉆研創新,越來越強,得到的客人點贊也越來越多,經濟和社會效益越來越好,帶動團隊形成拼技能、當強手,銳意成為高手的向上進取之風,是值得業界學習的。
后記二:自提出“34+3”菜系之后,中國菜系的區域文化特征得到發展,這種細分的文化特性吸引著人們在品鑒菜品的同時感悟地方文化,很多地方也順勢推出了地理標志美食。廣元的劍閣豆腐、劍門火腿、鉈子肉、玉米粑、核桃餅等特色菜品非常受旅客歡迎,是能體現川北特色的美食,應得到廣泛的傳播。王志軍以傳統美食為創作原點。推出了天強紅燒肉、三道桃香秘制肉、天強麻辣雞等菜品,堅持選用川北地道食材,以本地烹飪方法為主,融合自己走遍大江南北學到的烹飪技藝,融合創新菜,取得了成功。可以預想的是,王志軍大師還會研發出更多的天強創新菜,令人期待。
后記三:和王志軍大師交流,感受著他的職業精神。烹飪職業精神是在烹飪過程中對事業的熱愛和執著,是不斷追求新高的精神和操守,從事這種職業就該具有這種精神、能力和自覺,職業精神的實踐內涵體現在敬業、勤業、創業和立業等方面,這與王志軍大師的烹飪事業追求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