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臨夏,是時候“出圈”了!
原標題:甘肅臨夏,是時候“出圈”了!
中國旅游日
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
一生鐘情游歷山水之間
為后人留下了文化旅游的瑰寶
為了紀念徐霞客
2011年起
人們將《徐霞客游記》開篇之日
5月19日
定為中國旅游日
那么,這個夏日去哪游歷山水?
領略祖國大好河山的魅力?
花兒臨夏 在河之州
這個位于中國西北的“花兒之鄉”
您可以輕松釋開所有重負從這里出發
追逐您想要的詩和遠方
提起臨夏
有些外省的朋友們
總會錯把臨夏當成寧夏
......
今天是中國旅游日
是時候給全國各地的朋友們
介紹介紹我的家鄉甘肅臨夏了!
請將臨夏這張簡歷傳遞到每個角落
讓這個位于西北的“中國花兒之鄉”
是時候“出圈”了!
我的個人信息
姓名:臨夏回族自治州
別名 :河州
生日:1956年11月19日
住址 :位于黃河上游、甘肅省中部西南面
面積:8169平方公里
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為6.3~18℃
我的家庭情況
常住人口:210.97萬人
民族:回、漢、東鄉、保安、撒拉等42個民族,東鄉族和保安族是以臨夏為主要聚居區的甘肅特有少數民族
家庭成員:臨夏市、東鄉族自治縣(簡稱東鄉縣)、廣河縣、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簡稱積石山縣)、永靖縣、康樂縣、和政縣、臨夏縣
我的證件照
我的成長經歷
臨夏歷史悠久
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早在5000多年以前就有先民居住
歷史上曾設州、郡、縣、路、
府、司、衛等建制
漢唐時期
這里是古絲綢之路南道要沖
唐蕃古鎮、茶馬互市中心
是唐朝文成公主進藏的途經之地
公元345年,西晉穆帝永和元年
前涼張駿分涼州東界興晉、
大夏、永晉、武城、金城、
武始六郡為河州
以張瓘為刺史,河州之名從此開始
河州以黃河得名
成為黃河流域唯一以河命名的州
從公元345年起直到1913年
中華民國改河州為導河縣
1929年,因為臨近大夏河
導河縣又被改名為臨夏縣
1956年11月
臨夏回族自治州成立
成為全國僅有的兩個回族自治州之一
臨夏緊靠省會蘭州
跟定西市和甘南州相鄰
與青海省接壤,毗鄰藏區
是內地連接藏區的重要經濟通道
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素有“西部旱碼頭”
“東有溫州、西有河州”的美譽
我的美譽
上古時期
相傳大禹導河治水始自臨夏積石
因此,臨夏也被稱為
“大禹治水的源頭”
▲導河積石
臨夏文化燦爛
是我國新石器文化最集中
考古發掘最多的地區之一
馬家窯文化、半山文化
齊家文化等文化星羅棋布
因國家博物館珍藏的“彩陶王”
出土于臨夏州
故被譽為“中國彩陶之鄉”
黃河文化、彩陶文化、絲路文化
民俗文化、紅色文化等交相輝映
有世界文化遺產炳靈寺石窟
有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民歌“花兒”
被譽為“中國花兒之鄉”
▲河州花兒
臨夏磚雕、河州賢孝、
保安腰刀鍛制技藝
蓮花山花兒會、松鳴巖花兒會等
11項民間藝術
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
“中國磚雕文化之鄉”
▲臨夏磚雕
▲保安腰刀
和政古動物化石的數量、品種、規模
和完整程度占據了六項世界之最
被譽為“古生物的伊甸園”
▲和政羊化石
▲鏟齒象化石
我的顏值
臨夏地處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
中原農區與西部牧區的過渡地帶
特殊的區位條件造就了
地形地貌的多樣性
生物的多樣性、文化的多樣性
高峽平湖、炳靈丹霞、雪山草甸等
構成了一幅雄渾壯麗的畫卷
是中國西部重要的休閑度假旅游勝地
被評為“最美中國旅游城市”
“2019中國最具魅力人氣旅游城市”
▲黃(河)洮(河)交匯
臨夏全境屬黃河流域
自古以來就是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
補給區和生態安全屏障
黃河自西北入境貫穿臨夏北部
流長124公里
境內有洮河、大夏河、湟水河等
黃河一級支流6條、二級三級支流18條
著名的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
三大電站庫區均在州內
臨夏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四季分明、氣候宜人
山青水秀、生態良好
太子山、蓮花山巍峨綿延
“高峽平湖”“水天一色”是母親河給予
這里的獨特恩惠
水無山不秀,山無水不雄。
黃河三峽、松鳴巖、
大墩峽等雄奇絢爛的自然風光
與炳靈寺石窟、八坊十三巷等
絢麗多彩的文化名片
以及姹紫嫣紅、繽紛多彩的
大夏河六十里牡丹長廊
輝映成一幅詩意圖景
我的伙食
美食,是一個地方的記憶
也是一個城市的文化烙印
臨夏美食源遠流長
“河州味道”香飄四方
臨夏,一座名副其實的美食之城
汁清色碧、水汽裊裊的三泡臺蓋碗茶
鮮香味美、細嫩綿軟的手抓羊肉
▲三泡臺蓋碗茶
形色迥異、栩栩如生的油炸馃馃
油黃面白、皮薄餡鮮的河州包子
▲油炸馃馃
▲河州包子
酸爽正宗、肥而不膩的發子面腸
粒粒飽滿、甜香四溢的甜醅……
各種傳統名優小吃讓人垂涎欲滴
▲發子面腸
▲甜醅
▲臨夏八大碗
▲炕鍋洋芋
觀山水美景、賞河州牡丹
游八坊民居、享冰雪激情
溯化石秘境、御風云滑翔
聽“花兒”、賞美景、品美食
花兒臨夏 在河之州等您來~
來源:民族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