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臨夏
(來源:臨夏市旅游局)
原標題:什么是臨夏
大夏河,古稱漓水,《漢書·地理志》說,“漓水出西塞外,東至枹罕入河?!碑敶笙暮訙厝岬牧鬟M這片土地,臨夏這座古城也隨之應運而生。
南道重鎮
絲綢之路最初作為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在明朝時期成為綜合貿易之路,后逐漸變成東西方之間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陸路通道,而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要節點,臨夏見證了最壯觀的中西交流的線路,也是這條最古老、最輝煌的人類“文化運河”里的一顆燦爛星星。
歷史上,周穆王駕八駿西游,張賽鑿空西域,隋煬帝楊廣西巡,文成公主、金城公主進藏,都是途徑絲綢南道向著河州西去的。
花兒之鄉
花兒產生于明代初年,因歌詞中把女性比喻為花朵而得名,臨夏作為花兒之鄉,曲調高亢嘹亮、挺拔明快,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鮮明。不僅有絢麗多彩的音樂形象,而且有豐富的文學內容。
花兒不拘泥于任何形式唱法,田間地頭,行車腳夫都能隨性來上一段花兒。唱花兒,俗稱漫少年,一個“漫”字道出了“花兒”的神和韻,自由散漫、灑脫浪漫的唱法,更能表達心聲,他們以歌會友,或單打獨唱,或一問一答,或互相對唱。
彩陶之鄉
中國陶器、特別是彩陶的發展脈絡同樣是判斷華夏文明起源最重要的標志。在跨越數千年的中國彩陶文化萌芽、中興、鼎盛和衰落的整個過程中,臨夏彩陶演繹了最為璀燦奪目的藝術品格和文化意蘊。
其中以“馬家窯文化”為代表的各類文化遺產星羅棋布,“半山文化”、“齊家文化”因最早在臨夏發現而命名。中國歷史博物館里珍藏的國寶“彩陶王”也出土于臨夏,故河州又有中國“彩陶之鄉”的美譽。
牡丹之鄉
牡丹隨處有,勝絕是河州。臨夏人愛牡丹,賞牡丹,唱牡丹,其中紫斑牡丹更因臨夏而得名。每年五月,臨夏牡丹遍地盛放,六十里牡丹長廊驚艷全城。更有一種聞香推門而入賞牡丹的習俗。每逢牡丹花開時節,遍布臨夏角角落落的大大小小的牡丹園,讓人們品之有所、賞之有處。
美食之鄉
在臨夏,你永遠都不用為吃什么而發愁。臨夏美食馳名已久,多以牛、羊和面食為主,其中手抓羊肉最為著名,“說起手抓,想起臨夏”“無手抓不成席”“不吃手抓,枉來臨夏”。足以說明手抓在臨夏人民心中地位之高。
圖文:張蘇田
編輯:何倩
審核:張積英 馬旭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