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有趣地名鑒賞,這些地方你都去過嗎
西安這座城,就像一本厚重的典籍。城里的一街一巷、一門一樓、一村一院都有說不盡的歷史和文化典故,能瞬間帶你穿越千年,與古人來一場深入靈魂的對話。特別是西安的地名不僅風雅好聽,還有講不完的寓意,是西安最為鮮亮的城市地理名片。
歷史遺跡篇
未央路
未央二字出自《詩經小雅》:“夜如何其?夜未央。”未央就是沒有盡頭,亦有無災無禍、平安喜樂、長壽長生之意。未央路,位于西安市城北未央區,轄區以西漢未央宮遺址得名,意為“繁榮興盛,不盡不衰”。
有意思的是,在未央區城市地名規劃中,以未央路為中軸線,未央路西以秦漢(西漢)歷史文化采集地名專名詞語,如文景路、建章路、天臺路、阿房路;未央路東是唐代禁苑,唐代在這片土地上修建了幾十座樓、堂、亭、殿,未央路東以唐代歷史文化采集地名專名詞語,如開元路、貞觀路、廣潭路、望春路。
韓侯路
韓侯路東起紡渭路,西北至西禹高速,長500米,寬30米。因位于西漢大將韓信墓遺址附近而得名。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兵家四圣及漢初三杰之一,史稱“淮陰侯”。為傳承西安市深厚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故將該路名為韓侯路。
詩情畫意篇
朱雀大街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唐代詩人韓愈在《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提到的“天街”,就是今天的朱雀大街。它從唐長安城皇城的朱雀門延伸開去,是長安城的中軸大街,唐朝皇帝往城南祭天所走街道。
行走在今天的朱雀大街上,唐代遺留的千古風流痕跡依然在輕輕訴說著昔日的盛大和繁華。
金犢路
唐末詩人韋莊在《延興門外作》中寫道“芳草五陵道,美人金犢車”,細心的朋友一定發現西安有一條路就叫“金犢路”,這條路東起公園南路,西至雁翔路,位于城南的延興門村區域內,詩中所描寫的也是當時的延興門區域,“古”與“今”相隔千年在此凝望重逢,足見西安路名中的巧思。
芳草路
該路南起港豐路,北至港興二路,規劃長600米,已建成260米,寬20米,命名為芳草路。
道路專名“芳草”采詞自《楚辭離騷》中“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句。“芳草”一詞在此指代忠貞賢德之人,因該路位于第二國家商事法庭西側,故以“芳草”一詞映襯法庭公平正義、公正威嚴之意。
柴米油鹽篇
鹽店街
鹽是百味之首,也是“咸味”的來源。明清,西安的官鹽為山西運城的潞鹽(又稱河東鹽)。鹽店街,便是專門銷售官鹽一條街。
《陜西省西安市地名志》載,鹽店街始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從那時起,這里便是百姓們日常生活中必來之地。鹽店街不長,這條街東起南廣濟街,西接梁家牌樓,全長不過200米。
香米園
香米園,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有食欲,不僅和北宋宰相有關,和香米也是有關系的。香米園東起灑金橋,西到北馬道巷,長712米、寬5米,北出香米園有東、北、西三條支巷。
據元《類編長安志》記載,北宋宰相寇準的花園,曾位于香米園西段。因軒門上刻有“香墨園”,又傳寇準曾在此種植香米,后演變為“香米園”。清末曾用名“香苜蓿園”。1966年改為繁榮巷,1972年恢復為香米園。
糖坊街
這是西安最“甜蜜”的一條街道。《明清西安詞典》顯示,糖坊街為明清西安城街名,在原唐城太極宮處。這條街之所以得名糖坊街,正是因為它的商業經營。
相傳,明清時,這條街上有幾家熬麥芽糖的糖房相對集中,人們便依據街道的這個特點以“糖坊”來稱呼它了。今天糖坊街周圍有許多的老舊建筑,充滿濃郁的人間煙火和厚重的生活氣息。
生活實用篇
案板街
在《馬可波羅游記》中曾有這樣一段描述:“人生所需之物,這條街上都有。”這就是案板街。清順治年間,這條街上多以賣案板為主,還有各種搓板、模具、搟面杖等生活用品。
如今,案板街上最著名的當屬易俗大劇院,是秦腔劇上演的主要場所。
竹笆市
竹笆市,位于西大街鼓樓十字南端,南起南院門,北至西大街,長417米。明代此地商市集中,有瓷器市、鞭子市、竹笆市、書店、金店等,而以買賣竹器最具規模,故名竹笆市。
隨著時光的流逝,竹笆市已經成為了西安的城市符號,它的珍貴,不僅僅因為有著一個五六百年歷史的名號保留至今,更是因為作為一條獨具特色的商業街,能將經營竹器的商業傳統從明代、清代、民國一直延續到今天。
交子巷
該路南起擬命名的漢城西路,北至團結西路,長300米,寬8米。擬命名為交子巷。“交子”起源于宋代,是最早的紙幣,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紙幣。
因該路通往西安印鈔公司生活區,其東側有西鈔廣場、西鈔公司等建筑和單位,錢幣文化鮮明、特色突出,故將該路根據修建規模命名為交子巷。
除此之外還有下馬陵、龍首原、鳳棲原、玄風橋、火燒碑等好多有趣又奇葩的地名,這都是有歷史淵源可尋的,你還知道哪些有趣的地名呢?歡迎留言評論。
作者/來源:西安晚報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