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綠色夢想寫在家鄉的大地上
??家住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東壩鄉的桑丁東周是當地的“紅人”,因為在他的努力下,牛糞真的可以賣錢了!
??9月20日,來到玉樹州囊謙縣覺哇牛哇生態燃料生產廠,桑丁東周正和工人們一起從板車上卸牛糞,滿頭大汗的他一邊揮舞著鐵鍬一邊鼓勵大家:“兄弟們加油干!這幾天氣溫下降了,需要購買燃料的人越來越多,今年效益好了,繼續給大家分紅。”聽著桑丁東周的話,工人們干勁十足。
??桑丁東周的故事要從2016年說起。這一年,桑丁東周大學畢業,擺在他眼前的有兩條路,一條是留在城市發展,一條是回鄉創業。沒有太多的猶豫,桑丁東周毅然選擇了回家鄉發展。用桑丁東周自己的話來說,“家鄉養育了我,我應該回去,為家鄉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讓牛糞變廢為寶。
??回到老家東壩鄉,桑丁東周信心更足了。他說:“我趕上了好時候,這幾年國家政策一年比一年好,政府最關心的就是我們這些基層老百姓。記得剛考上大學那年,回家的路還是土路,十分難走,從縣城到家最少要走3個多小時,下雨下雪路就更難走了。如今,不僅路變好了,村上還有了集體經濟,年底家家戶戶還能分紅,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最初,桑丁東周還沒想好具體干什么,便加入東壩鄉生態環境服務協會,干起了保護野生動物、清理垃圾、環保宣傳的工作。
??這段經歷給桑丁東周內心深處,種下了一顆綠色的種子。他說:“過去,牧民們只關心牛羊,現在不一樣了,他們更關心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關心生態環境的變化,因為他們明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道理,生態環境好了,大家的生活才能更好。”
??2018年,借著脫貧攻堅的東風,桑丁東周成立了囊謙忠巴阿寶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主要采購銷售畜牧產品。同時創辦了囊謙東周動物養殖有限公司,涉足動物養殖行業,但因為經驗不足,均以失敗告終。
??兩次的創業失敗,并沒有打敗這個有韌勁的年輕人,反而讓他積累了經驗并意識到,創業光有干勁是遠遠不夠的。
??“在廣袤的草原上,牧民群眾就地取材,千百年來一直將牛糞作為生活的主要燃料,一年四季,他們都是用牛糞做飯、燒水、取暖。但是,由于牛糞存在燃燒時間短等弊端,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煤炭,這樣既不環保還讓家里增添了一筆開支。”桑丁東周說。
??2022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桑丁東周了解到,牛糞還能制成生物質科技燃料,于是便萌生了又一次創業的想法。
??有了想法,桑丁東周立即開始著手研究。他翻閱大量的資料,了解牛糞的特性和潛在用途,又反復做實驗,將牛糞倒進盆里,加入干土、紅鹽等輔料,像和泥巴一樣制作牛糞燃料,但效果始終不理想。
??于是,桑丁東周遠赴山東、河南等地學習。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摸索,2023年,桑丁東周終于制作出了合格的牛糞燃料成品。他和鄉親們分享自己的牛糞燃料,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所有人都很看好牛糞燃料的發展前景。
??后來,在鄉親們的幫助下,桑丁東周很快籌齊到了200萬元啟動資金,在囊謙縣覺拉鄉肖尚村建起了覺哇牛哇生態燃料生產廠。
??“我們的目標是生產出體積小、密度大、持熱的環保燃料,惠及千萬戶農牧民。”桑丁東周的綠色夢想開始在草原上生根發芽。
??如今,覺哇牛哇生態燃料生產廠已經步入正軌,生產出的產品也獲得了市場一致好評。
??“以往冬天的時候,我們酒店都是用煤炭燒鍋爐取暖,現在改用生態燃料,這個燃料儲運方便、燃燒穩定、燃燒效率高,比煤炭更加經濟實惠,而且更環保。”囊謙縣佐瑪酒店的老板桑東說。
干勁十足的工人們。
??這次創業有了良好的開端,父老鄉親們多了一份收入。桑丁東周說:“我們每年九月開始收牛糞,一直會持續到第二年的二月,這期間,牧民群眾可以把自家的或者撿來的牛糞送到我這里,我們按照一噸650元的價格回收。”
??牧民扎巴是桑丁東周的第一個客戶。“聽說牛糞可以賣錢,我有點不相信,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就過來了,沒想到還真能用牛糞換錢。我們家有200多頭牛,現在放牧的時候就會順帶多撿一些牛糞回來,曬干以后放好,除了家用,剩下的都可以賣錢了。”扎巴說。
??“創業之路不容易,但我很慶幸自己堅持到現在。”桑丁東周說,“看著家鄉一天天變樣,鄉親們的生活一天天變好,心里感慨萬千。如今,我也可以帶著更多農牧民一起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記者 程宦寧)